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北斗学院新入职教师心理培训讲座

作者:时间:2024-09-12点击数:

(通讯员:代梦缘 指导老师:漆良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们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解,并增强他们对心理危机的辨识与干预技能,北斗学院于2024年9月11日下午13:00,在综合楼1-203举办了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为主题的培训讲座。本次讲座荣幸邀请了来自武汉晴川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彭思怡老师担任主讲。讲座由北斗学院全体新教师参与,由党总支副书记漆良军老师主持。

在会议的开场环节,党总支副书记漆良军老师对本次培训讲座进行了引言。他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并强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教育领域,教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面对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学生心理需求的个性化,关注并掌握心理危机的辨识与干预技能,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责任与能力。

彭思怡教授首先指出了当前心理问题的严峻形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70万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而自杀未遂者数量是这一数字的10至20倍。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死亡,每3秒就有一人尝试自杀。这些数据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并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彭教授进一步指出,我国中学生群体的“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率”高达27.4%,远超世界平均值19.5%。同时,大学新生的“带病入学率”也达到了约2%,其中不乏存在致死风险和自杀倾向的严重心理危机案例。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也提醒教育工作者需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彭老师随后对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涵盖了人际交往、压力调节、恋爱与性问题、学业心理、职业规划、网络成瘾、情绪管理以及自我认同困惑等多个方面。她特别指出了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潜在风险,并借助具体案例,加深了与会者对这些疾病特征及其识别技巧的理解。

会议的核心议题集中在心理危机的辨识与干预策略上。彭教授深入阐释了心理危机的概念、形成机制以及潜在风险因素,并向与会者介绍了“四六法则”等有效的辨识技巧。她指出,心理危机常伴随着愤怒、易怒、冲动冒险行为以及无助、绝望、冷漠等情绪征兆,而周围人的细致观察和敏感捕捉对于预防心理危机至关重要。针对自杀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辨识,彭教授从情绪、言语、认知和行为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讲解。她提醒与会者需警惕表现出焦虑、绝望、抑郁以及情绪异常波动的学生,并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变化,例如是否流露出自杀意图、是否分发个人贵重物品、是否表现出自残倾向等。

在干预措施方面,彭教授介绍了QPR干预程序(询问、劝说、转介),并强调了在私密环境中让学生倾诉、确保充分的谈话时间以及持续询问的重要性。她特别指出,与学生讨论自杀问题并不会增加他们自杀的风险,反而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重燃对生活的希望。此外,彭教授还分享了如何有效地将学生转介至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经验,建议教育工作者在转介过程中建立信任、理解学生需求、提供多种选择并关注后续跟进。她强调,跟进是确保学生获得持续治疗和支持的关键,并通过实际案例让与会者进行深入思考与交流。

在会议的尾声,彭老师着重指出了预防和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并阐述了“预防胜于预警,预警优于干预”的观点。她详细介绍了四种识别心理危机的方法:学生主动透露、日常观察、作业及网络心理痕迹分析以及辅导员和心理老师的反馈信息。彭老师敦促所有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干预心理危机,共同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次培训讲座内容充实、应用性强,获得了北斗学院新教师的一致好评。与会者纷纷表示,他们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